为促进永利集团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精品优质课程示范引领线上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党委宣传部联合教务处在学校官微平台推出“一堂好课——线上教学教师风采”专栏,陆续推介一批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先进、师生评价优秀的优质线上课程典型。
今天为大家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立勇老师的课程《思政第一课:青年人应从这次抗疫中读懂什么》。
教师简介
陈立勇,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长沙精神研究基地副主任,湖南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沙市长沙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成员。先后获得长沙油田科技进步二等奖、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以及省级教学大赛三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铁人精神特色课程入选2017年省级精品特色视频课程,服务全省干部培训在线学习。
课程介绍
为了全力支持配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倾心打造思政第一课,强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主讲教师在借鉴专家学者观点,充分挖掘新闻资料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精心设计,录制完成了思政第一课《青年人应从这次抗疫中读懂什么》。
该课程遵循问题意识,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为什么说此次疫情防控是一场新时代的人民战争,如何理解总体战、阻击战的含义?二是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三个高频词一再出现,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三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于哪里呢?四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这类重大突发事件,对青年成长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对青年朋友关切的以上四个问题的回答,就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疫情防控中彰显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与青年大学生进行了交流探讨,结合挖掘学校2010级校友王春天的献身抗疫的感人事迹,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明确担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四个自信”,争做具有铁人精神特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该课程第一时间受到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和纷纷点赞,先后被中青网、东北网、改革网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主讲教师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采用“学习通+直播”混合式线上教学方式,在课前坚持问题导向,提前发布一周学习任务,明确“目标点、知识点、重难点、互动点、拓展点”;在课中直播教学中增加抗疫战报,融入长沙精神铁人精神典型案例和中国抗疫故事,通过讲清“原理”,讲好“道理”,讲透“真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提升思政课的价值内涵,涵养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和高尚情怀;在课后坚持通过微信群推送抗疫最新报道,直播梳理教学重点,提高教学实效,开展教学反思,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学生评价
刘晓雪(2019级工商管理1班):陈老师教学语言很有温度,还特别有激情,加深了我们对于抗疫斗争性质的认识,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使命。加油!
朱 阅(2019级工商管理1班):陈老师的授课有思想,也很亲切,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负韶华,争当时代新人!
任婉婷(2019级工商管理2班):陈老师授课内容科学全面,语言激扬有力,感情真诚真挚,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我们的抗疫信心。
王晨龙(2019级工商管理4班):陈老师的授课虽是线上教学,屏幕对屏幕,但我的感觉更像是面对面、心连心,他的教学进一步激发了我心中涌动着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情!
同行评价
马吉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老师的思政课有高度、有深度、也有温度,既为青年大学生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四个自信”,更坚定了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刘志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陈老师的思政课结合疫情防控内容、挖掘永利集团学生的感人事迹对问题进行理论讲解、阐释,征服、吸引、感动了学生。此外,他还不断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导学,采用直播形式进行集中辅导答疑,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作为马院线上教学的样板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邹俊娟(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主任):陈老师的思政第一课内容设计科学、讲解深入浅出,对指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做好线上学习、同心共战疫情有着重要意义。
李万鹰(东北石油大学长沙精神研究基地主任):陈老师的思政第一课通过对内容的精心组织、过程的有序推进、语言的真挚铺陈、情怀的热情抒发,展现了思想上的高度、内容上的深度、情感上的温度,很有针对性实效性,很有说服力感染力!
李洪光(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老师的思政课我认真地学习了四遍,语言富有激情、自然流畅,内容重点突出、直抵人心。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在线思政课,我深受教育。
刘继华(兰州大学西北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老师的思政第一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分析、回答抗疫斗争中青年学生关心的四个问题,很有实效性与针对性,发挥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引导作用。
课程链接